公园名称设计(公园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区别)

公园名称设计?

01。

〖东篱公园〗

02。

〖天河水韵〗

03。

〖珠泉喷玉主题公园〗

04。

〖复兴岛公园〗

05。

〖曲江海洋公园〗

06。

〖永清苑〗

07。

〖石滩湿地公园〗

08。

〖滨河公园〗

09。

〖秦岭植物园〗

10。

〖灞桥滨河生态公园〗

11。

〖文景山公园。

12。

〖兴庆宫公园〗

13。

〖环城公园〗

14。

〖百望山森林公园〗

15。

〖莲花湖公园〗

16。

〖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〗

17。

〖薰衣草公园〗

18。

〖灵石公园〗

19。

〖西安汉城湖〗

20。

〖未央湖公园〗

21。

〖后滩公园〗

22。

〖东湖公园〗

23。

〖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〗

24。

〖紫藤园〗

25。

〖太平郊野公园〗

26。

〖花博园〗

27。

〖沙面公园〗

28。

〖顺义公园〗

29。

〖五座楼森林公园〗

公园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区别?

公园设计是对具有公园作用的所有绿地的统称,即公园性质的绿地,公园绿地分5大类11小类。

即综合公园;社区公园;专类公园: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。

城市绿地设计是指公共绿地,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、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、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,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。

公园景观设计的趋势是什么?

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,其规划设计水平不仅体现了城市文明的发展水平,更体现出了“以人为本”这一核心价值取向。

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,设计工作者要秉承继承与发展的原则,创造出既属于民族的又属于时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作品,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。

设计趋势主要有下面几方面:

1、继承发展

在今后的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,要继承古典园林自然和谐、讲究含蓄以及意境深远的精华,合理利用“小中见大”、“园中有园”的创作手法,力求做到古今结合,借古鉴今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继承古典园林的设计精华并不是照搬与套用,而是要改良与再造,设计出既符合传统审美,又与现代城市风貌相融合的公园景观。

2、景观多样性

为满足各类人群观赏、游玩的需要,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要体现出多样性。

从微观方面看,各个景点的布局要主题突出,层次分明;从宏观上看,整个公园的风格设计要做到主次分明,定位突出,明显划分出休闲区、观赏区、游乐区、健身区等功能区域,并保持各个区域的自然过度,风格统一。

例如某一城市公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,选定了一处理想位置作为公园的中心广场,再围绕着这个广场进行整个公园的整体规划,通过园路、回廊、景墙、水景、花坛等元素连接各功能区域,形成内外呼应、协调平衡的园林空间序列。

3、可持续发展

城市公园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。

首先,在选择植物品种时,要确定其是否符合当地的水土、气候、光照等条件,做到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、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的合理选择与科学搭配,通过各个植物之间的相互净化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;种植时,可采用群植、片植、孤植、对植、悬植等手法,呈现出错落有致,疏密相间,连贯美观的视觉效果。

4、遵从自然

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讲究的是因地制宜,遵从自然。

在设计的过程中,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区域的地形走势、土壤特点、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,以利用为主,改造为辅,将势就势,因势掇山,力求轮廓线和自然连贯与顺畅有致,与周边环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。

在这种前提下,建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小环境、小气候,呈现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。

花海公园设计说明?

据植物的产地、气候、土壤、习性、周围环境等生态特性、生物特性选择“适地适种”的品种。

按植物观赏特性、生态习性、生长周期等分类,常见木本花海有樱花、海棠花、牡丹花、桃花、梅花、紫藤花、槐花、月季花、玫瑰花、金银花、木槿、紫薇花等。

多年生宿根花卉有芝樱、薰衣草、鲁冰花、柳叶马鞭草、金鸡菊、萱草、穗花婆婆纳、玉簪、景天等。

多年生球根花卉有郁金香、花葱、百合、剑兰、美人蕉、大丽花等。

一年生花卉如波斯菊、硫华菊、虞美人、金鱼草、大花飞燕草、向日葵等。

多年生水生花卉有黄菖蒲、水生鸢尾、水生美人蕉、千屈菜等。

带来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花卉有牡丹、玫瑰、薰衣草、向日葵等。

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有板蓝根、贡菊、金莲花、金银花、秋葵等。

牡丹原产地甘肃、洛阳、菏泽等,均建有大型牡丹园,如今在北京、大连等地也建起了牡丹特色观赏园。

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

”这充分说明牡丹国色天香,雍容华贵,花开时非常漂亮,吸引无数人来赏牡丹。

但牡丹盛花期比较短,大连牡丹花期在“五一”前后,花期7天至10天左右,因此,还配置了不同观赏期的花海植物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公园名称设计(公园设计和城市绿地设计区别)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