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及六种造字方法?(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?)

提及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及六种造字方法?(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?)的相关内容,许多人不太了解,来看看小旺的介绍吧!

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及六种造字方法?

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

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“六书”的提法。“六书”即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、假借。严格说来,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是造字方法,转注、假借属于用字的方法。

许慎在《说文解字·叙》中对“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”有这样的解释:

象形者,画成其物,随体诘屈,日月是也;

指事者,视而可识,察而可风,上下是也;

会意者,比类合谊,以见指撝,武信是也;

形声者,以事为名,取譬相成,江河是也;

象形

取物之外形的造字方法。也就是指通过描绘客观事物的形态来表达字义。

日:大阳的象形

火:是火焰的象形

“象形”被称为“六书之首”,是最古老、最原始的造字方法。这种造字法简单,但客观事物多而复杂,一些难以用“象形”描绘,存在很大的局限性。

指事

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,也就是当没有、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,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。大多数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、减少笔画或符号。

上:古文字在一横之上作一短横,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位置在于高处,表示“上”的意义。

小:用三点来表示细小的事物。

指事造字法比象形进了一步,但局限性也较大,因为许多事物不是用简单的指示性符号能表示出来的。

会意

会意是两个独体字的形式和意义组合起来合成一个字的造字方法。

信:人+言

明:日+月

形声

是指通过形旁(又叫形符)和声旁(又叫声符)来表达字义。例:

姐:女表意,且表声,姐姐。

架:木表意,加表声,木制的放置物品的用具。

躲:身表意,朵表声,表示把身子藏起来。站:立表意,占表声,站即是立。引申指进行途中的小停留,如“车站”。

悟:心表意,吾表声,心中明白,如“觉悟”、“悟出”。

转注

把某个汉字的意思转作其他意思。

比如“命令”的“令”字,即可当作“长官”之意使用,又可用来转用称呼像“县令”那样身居一定官职或地位的人。

假借

没有相对应的汉字的情况下借用相同读音的其他汉字。

比如“华”代表“花”。

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?

汉字大致经历了7个阶段,各阶段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是:

1、甲骨文。殷商后期,“表意符号”演变成了成了比较定型的“甲骨文”,就是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,这是“汉字”的第一个阶段,也是“现代汉字”的祖先。甲骨文笔道细、直笔多、转折处多。

2、金文。西周时期,青铜器开始大量使用,出现了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——“金文”,也叫钟鼎文和石鼓文。金文笔道肥粗,弯笔多,团块多。

3、篆书。秦朝统一文字,统一度量,宰相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并删繁就简,美化加工,形成了“篆书”,也称为“秦篆”,是小篆、大篆的合称。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,逐渐开始在轮廓、笔划、结构方面定型,象形意味消弱,使文字更加符号化。

4、隶书,西汉时期,开始流行隶书,称之为“汉隶”。隶书发挥了毛笔的书写特点,出现了“蚕头雁尾”的波折之笔,书写起来轻松自如。

5、楷书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晋代的王羲之,王献之父子创造了楷书。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,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,去掉了“蚕头燕尾”。使汉字的结构大体固定了下来,当时被称为“真书”,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,改称为楷书。

6、草书。汉初至唐代,汉字先后出现了“章草”、“今草”、“狂草”等草体。草书的特点是书写快捷,流动顺畅,一气呵成,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。

7、行书。从晋代开始,出现了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汉字就是“行书”。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,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,而是优雅欢畅的运笔,字体书写灵活贯通,因此是至今仍然最受大众喜欢、最常用的一种汉字字体。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简述汉字的发展历程及六种造字方法?(汉字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?)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