末伏是什么意思(上伏中伏与末伏的区别)

末伏是什么意思?

末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指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。

它标志着盛夏时期的最后一段时间,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之一,被称为“三伏之末”,故称为“末伏”。

末伏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之一,人们在这个时候会有吃“秋膘”的风俗,即吃一些滋补的食物以调养身体,同时还有纳凉避暑、垂钓纳凉等活动。

末伏的到来标志着气候的转变,秋天即将到来。

此时气温逐渐降低,炎热的盛夏即将过去,进入了初秋季节。

上伏中伏与末伏的区别?

一是时间段不一样,上伏通常是7月16日至7月25日。

中伏,通常是7月26日至8月14日。

末伏,通常是8月15日至8月2几,二是温度不一样,未伏三伏天最热,三是休感不一样

“初伏”是什么意思?

初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,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,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,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,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。

百姓常说:

热在三伏,冷在三九。

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、湿度最大的季节,分为初伏、中伏和末伏,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,中伏有的年份10天,有的年份20天。

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,伏期结束称出伏。

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,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,中伏为20天,7月29日交伏,中伏为10天。

初伏习俗:

北方有句俚语,叫做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

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因为每逢伏天,人的胃口就不好,吃不下去东西,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

末暑什么意思?

末暑的意思是末伏,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时段,共10天。

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,俗称秋老虎。

末伏早晚较凉快,白天阳光依然剧烈。

微信扫一扫,分享到朋友圈

末伏是什么意思(上伏中伏与末伏的区别)
返回顶部

显示

忘记密码?

显示

显示

获取验证码

Clo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