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及六艺和四书五经分别什么时候提出?(四书五经六艺是指什么?)的相关内容,许多人不太了解,来看看小华的介绍吧!
六艺和四书五经分别什么时候提出?
六艺开始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,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,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。
六艺,指中国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,即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
出自《周礼·地官司徒·保氏》:“养国子以道。乃教之六艺:一曰五礼,二曰六乐,三曰五射,四曰五御,五曰六书,六曰九数。”这就是所说的“通五经贯六艺”的“六艺”。
五经是在汉武帝时期,汉武帝为了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,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兴建太学,并且确定了太学中的官方教科书: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四书出现于南宋。当时朱熹写了一本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正式出现了四书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。
四书五经六艺是指什么?
四书五经:四书、五经的合称,泛指儒家经典著作。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。
四书: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,是传统的儒家四部经典典籍,也是古代科举考试,学子们必须的书籍,流传近两千余年依旧不休,现在依旧是国学经典,甚至在国外也深受欢迎。
五经: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,简称为“诗、书、礼、易、春秋”。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,还有一本《乐经》,合称“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”,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,只剩下五经。
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礼即礼节,乐即音乐,射即射骑技术,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,书为书法,数为算数。由此可见古代也是注重素质教育的,德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。